油料是制取油脂的原料。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均称为油料。我国油料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米糠、油茶子、乌柏子和油棕等油料。现将主要油料简要介绍如下。
油料简要介绍如下。
1.大豆
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豆荚内含有1~4粒种子,其直径为5~9.8mm,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油脂和蛋白质几乎都集中在胚中的子叶内。大豆种子的形状有椭圆形、扁圆形和球形等。我国的大豆以*豆为大宗,其含油量较高,品质较好。大豆含有16%~22%的油脂及40%左右的蛋白质,全国用于榨油的大豆占总产量的1/4以上。大豆除了作为重要的油料之外,还是重要的蛋白质原料。目前利用大豆及其饼粕已能制出多种蛋白质制品,如全脂大豆粉、脱脂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以及大豆组织和纤维蛋白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大豆2.油菜籽
油菜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种子多为球形,其直径为1.27~2.05mm。种皮分为淡*、深*、淡红、红褐和黑紫等颜色,有浮浅网纹,黑色种子的网纹比较明显。我国主要油菜品种均属传统高芥酸和高芥子贰品种(油中含芥酸20%~55%,芥子贰3%~8%)。由于国际上出现对菜籽油芥酸*性问题的争论,以及芥子忒的水解产物(硫化物)使菜籽油具有辛辣刺激的气味和一定的*性,并使菜籽油加氢困难等原因,20世纪70年代国外、国内已相继培养出双低油菜子(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芥子忒含量低于0.1%),至今已在欧美及全世界广泛推广(目前约占世界油菜子总产量的一半)。但鉴于芥酸的特殊结构和性能,高芥酸菜籽油在润滑、防水及化学中间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世界不少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除种植双低油菜子外,还适量保留供工业使用的高芥酸油菜子。
菜籽3.花生
花生是一年生的豆科草本植物。带壳的果实为花生果,脱壳的为花生仁。花生仁由种皮(红衣)和胚组成。种皮内为胚,有两片白色肥硕的子叶,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花生果的含仁率一般为68%~72%。花生仁的含油率随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40%~51%。花生种皮约占仁重的3%,其含油量最高可达14%左右。花生仁是最重要的植物油脂及植物蛋白质资源之一,与大豆一样,是世界上研究最广的用以制取食用蛋白的油料。花生仁具有超越其他油料的多种优点,如有温和的风味、乳白的色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食用。国内外都广泛用花生仁制作食品,例如煮花生、油炸花生、炒花生和花生糖等。
4.棉籽
棉花属锦葵科。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因为它的产量大,且含有14%-25%的油脂,也是一种制取油脂的重要原料。棉子的重量占棉花的65%左右。棉籽的壳仁比例随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壳占40%~55%、仁占45%~60%。棉仁含油率为30%-40%,壳中含油很少,为0.3%~1%。棉子仁中含有31%~38%的蛋白质,由于棉酚的存在,多年来棉籽饼粕未能被充分利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对棉籽去*和棉籽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用溶剂浸出除去棉酚后,可以制得高质量的棉籽油和棉籽蛋白质等重要产品。
棉籽油5,葵花籽
葵花又名向日葵和朝阳花,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瘦果,长卵形或椭圆形,灰棕色或黑色,其壳木质化,其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根据葵花子的用途,我国一般将其分为食用型、油用型、中间型三种类型。食用型含壳率40%-60%,含仁率40%~60%,含油率20%~30%,大多用于直接食用。油用型含油率29%-30%,子仁含油率约50%,适于制油。中间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产量较高。压榨制油后所得的葵花子饼,含蛋白质30%~36%、脂肪8%-11%和糖类19%~22%,除可作饲料外,还可制味精和酱油。
6.芝麻
芝麻属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呈扁平椭圆形,颜色有白、*、棕红和黑色等数种,一般*色和白色芝麻的含油量最高,棕红色芝麻次之,黑芝麻最低。种子由种
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芝麻油具有特殊的香味。芝麻含有45%的油脂和17%~27%的蛋白质。种皮占整粒种子重的15%~20%。其中含有2%3%的草酸,由其产生的草酸钙使芝麻具有强烈的苦涩味。因此,芝麻脱皮后用于直接食用比较理想。芝麻大量用于生产油脂、麻糖、多种馅、糖果及特种面包等诸多食品。
7.米糠
米糠是生产大米的副产品,一般含油脂15%~20%°稻谷除去稻壳即为糙米。糙米由米糠层、胚及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米糠层约占糙米总重的7.5%,胚占2.5%左右。米糠层由果皮、种皮、外胚乳及糊粉层等组成。糙米中的油脂主要集中在胚和米糠层的糊粉层中,尤以胚中为多。碾米时糊粉层和胚均可碾落于米糠中,因此,米糠的含油量取决于糊粉层和胚的碾落程度,一般米糠的重量为稻谷重量的4%-6.5%,为糙米重量的6%~8%。
8.油茶籽
油茶又名茶油树,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葫果有毛,种子1~3枚,背圆腹扁,长约25mm。油茶子含油率为25%~33%,茶仁含油率为38%~53%。茶子油色清味香,耐贮藏,是我国南方的重要食用油之一,也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油茶子饼粕有*,不能做饲料,但可作肥料,能杀虫杀菌O
9.乌柏籽
乌柏属大戟科,乔木,高达15m。单叶互生,菱形至宽菱状卵形,长和宽近相等,3~9mm,种子近球形。种子外皮有一层蜡质,为白色蜡状物,俗称柏白,含固体柏脂
30%以上,提取的油称“皮油”或“柏蜡”,可用于制造蜡烛、肥皂,也可作为生产棕桐酸和油酸的原料。乌柏子内为*白色种仁,含油28%-29%,因此,用除去蜡层后的种子所榨得的油称“柏油”或“梓油”,为*色液体油,可用作生产油酸及制漆、润滑油、油墨、化妆品、蜡纸等的原料。柏油含有*素,不能食用,可用作中药的缓泻剂和熬制药膏。用带蜡层的种子榨油,其油称“木油”,多用于制皂及蜡烛。
10.油棕
油棕属棕桐科,乔木,高达10m多。叶聚生颈顶,羽状全裂,长3~4.5m°果序球形,有果-个,坚果卵形或倒卵形,果肉含油,内果皮骨质,顶端有3孔。油棕亦称油棕桐,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之一。油棕果外层为果肉,内有坚硬的棕核,核内有仁,称油棕仁。油棕果肉的干基含油率为50%~55%,其油称为棕桐油,与油棕仁一样,其精炼油都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