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民俗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合理饮食可以延年益寿,但如果饮食调理不得当,则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冬令进补是传统的饮食文化习惯。谚语有云:“冬藏于精春不病温”
冬令时节,寒邪强盛,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对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尤其如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应时进食一些温补之物,以达善振奋阳气,杀邪恶气,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又是一年贴膘季,对于肿瘤病人而言,冬令时间到底要不要补?又该如何正确进补?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胰腺癌患者的冬令进补话题,希望能帮助大家走出误区,更好地享有健康、安宁的生活!
误区一胰腺癌患者不能补
62岁的李老太既往有慢性营养不良病史,6月份因体重下降医院检查,考虑胰腺恶性肿瘤,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因久病体衰,严重营养不良,无法立即动手术,因此医生建议先给李老太营养支持治疗,以纠正营养不良后再行手术治疗。
家属听到后非常纠结:“听说肿瘤患者不能补,一补就会加速肿瘤的生长,我们还是别补了。”
民间也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肿瘤病人不能吃补药,吃了补药会促进肿瘤加速生长,容易引起复发和转移。
那么肿瘤患者到底能不能补?这是长期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
从临床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片面且不科学的。肿瘤病人常因分期不同,体虚或病邪的轻重也存在个体差异。
能否控制病情,防止复发和转移,取决于正气与病邪的斗争结果,正胜邪则病势好转、否则恶化、进展。
中医强调扶正祛邪,扶正就是调补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祛邪即是驱除体内的痰湿热*瘀等致病邪气。
扶正不一定就是用补药,如运用得当,泻药大*也可当补药,相反,如果服食失准,即使人参也可能成为*鸠。
因此,只要使用得当,补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是有益的。
误区二盲目进补中国人好补是出了名的。无论什么情况,一有不舒服,首先考虑的就是体质虚了,要吃点补药,西医呢流行打一些营养针,对于肿瘤患者尤其如是。
多数患者家属认为,经过抗肿瘤治疗后,患者体质虚弱,应短期大量食用“补品”,如人参、虫草、灵芝、甲鱼、蛋白粉等,希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曾碰到这样一位胰腺癌患者,女性,54岁,体态稍显圆润,她告诉我说自己胰腺癌术后不到3个月就出现了复发情况,然后一直追问为什么这么快就复发了?
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和生活饮食习惯后才发现,原来患者术后,家里亲戚朋友觉得肿瘤患者做了手术以后,肯定体质很虚,就天天是人参、甲鱼、鸽子、海参等变着花样做给她吃。别人说什么有营养,家里人就做什么吃,不久后就出现了前面的情况,病情开始反复并加重了!
进补必须识补,误补反而有害!
《*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进补适宜于各种虚症,但癌症并不单纯的是虚,也有可能是痰湿或血瘀等。
再者,即使是虚症,根据体质不同还需要分清楚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如不能正确辨证,盲目大量进补,机体不能有效吸收,往往会适得其反,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反而会促进病情的反复或进展。
因此,我们不主张盲目进补,进补需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尤其胰腺癌患者,进补以清补为主。
误区三用“药补”代替运动
冬令时节,天气愈发寒冷,很多人喜欢窝在家里不愿意户外锻炼。甚至一些人认为,已然开始大量进补,完全可以代替锻炼了。
其实不然!
有些人由于体质差,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即使吃了再多的营养补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会因体质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副作用或反作用,这无异是浪费补品。
而“动补”—冬季体育锻炼,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运动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如以每分钟跑米的慢速度跑步,可促使消化吸收的力量加强,从而能充分利用各种食物补品的营养素了。
冬季锻炼小贴士
冬季锻炼“必待日光”。
中老年人晨练,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天气和暖的时候。这时人体的经络已经打开了,会收到更好的健身效果。而且,健身要在阳光充足、避风的地方进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过于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另外,晨练前一定要做好保暖,重点保护好头颈部。
而中医更是讲究“缺什么,补什么”,所以关键还是“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相应补品,辨清虚实、真假,然后正确进补,才可以扶正固本,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效果。
肿瘤康复过程中,你对要不要补是否曾犹疑过呢?或者你进补的过程中有走过哪些误区?
欢迎大家一起来评论区参与讨论!分享是一种快乐,也许你的举手之劳,可以让整个冬天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