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要不是肚子太饿,我一个植物怎么会选择吃肉
TUhjnbcbe - 2022/6/15 23:22:00

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这些大名鼎鼎的“食虫植物”,喜欢看《博物》的各位,应该对它们都不陌生。

作为能捕食动物的绿色植物,它们给人的印象或多或少还是有点神奇的。

捕蝇草

也许在花卉市场上,或者电视的科教频道中,食虫植物会偶然现身,但是和野生的食虫植物零距离接触后你会发现,有些情况是不曾料想到的。

食虫植物会伤人吗?据说它们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带着这些疑问,时隔一天,博物云旅行团再次出发。这次,让我们一同去山谷之中,搜寻原生态的肉食植物们吧!

01

猪笼草:守株待兔我在行

猪笼草

猪笼草吃虫,用的是最原始的“狩猎”方式:设置一个陷阱,利用蜜腺作为诱饵,等待猎物们自动上钩。

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捕虫方法,看似消极懒惰,实则极其有效。

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具有大量蜜腺

猪笼草的结构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我们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的五桂山林场,来寻觅野生的猪笼草——植被浓密的山谷之间,猪笼草就生于溪流旁边的潮湿泥土上。

相比于它们在花卉市场或者植物园里的亲戚而言,这些野生的猪笼草并不十分引人注目:它们的捕虫笼实在是太少了!

野生猪笼草

猪笼草的捕虫器官,由叶片先端的卷须膨大特化而来,然而并非每个叶片都一定挂着“笼子”。

我们走到最大的一只捕虫笼跟前,并没有闻到预期中蜜腺的甜味,反而感觉到一股腐臭——臭气来源于笼子底部,浑浊的液体中,密密麻麻浸泡着虫子的尸体。

丧生瓶底的虫子,体型最大的要数胡蜂和蟋蟀,此外也有螳螂和蜘蛛,而数量最多的无疑是蚂蚁。

从虫子的角度,捕虫笼无疑是一场恶梦,但就猪笼草而言,想必时常能够享用到营养丰富的美餐。

另一食虫植物瓶子草

02

茅膏菜:会动的粘蝇纸

茅膏菜捕食

茅膏菜的捕虫方式,是经典的“粘黏法”——亮晶晶的黏液既可作为诱饵,又能将食物牢牢粘住,直到消化一空。这些带有黏液的叶片能够“运动”,将猎物包裹在中间。

茅膏菜可谓是个庞大家族,数量占了所有食虫植物的五分之一,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它们的叶片上大都生有腺毛,毛的顶端挂着亮晶晶的“水珠”,这是茅膏菜们的统一标识,也是它们赖以捕虫的工具。

图片来自:chinese-cp.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不是肚子太饿,我一个植物怎么会选择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