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对宜尔子孙花钱的认识
TUhjnbcbe - 2021/4/19 20:14:00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宜尔子孙花钱

第一次看到宜尔子孙花钱已是七年前的事,至今却记忆犹新。那枚是生坑品,出自镇江丹阳。“宜尔子孙”四字作颜体,内容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再加上地张上的水波纹颇有意境,让人过目不忘。

遇到没见过的品种习惯性地要查阅一些资料,以便加深认识。花钱中类似宜尔子孙的题材不算少,从汉代到清末都有,但这种带水波纹的版别真不多,当时只找到两枚,而且上方边沿皆有圆孔,圆孔形制、位置雷同,宜字写法较为特殊,没有首笔点,这在书法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却也加深了笔者对这枚花钱的印象。后来又发现一枚,那枚边缘上下都有圆孔,已被好事者堵住,堵孔手法拙劣,但能看出下方的穿孔更随意些,应该是后加的。为此,笔者认为该品种上方穿孔是铸造时候就有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七年后能有幸再次遇到这个版别,当时参与竞争者有七人,因对其水波纹和穿孔特征的熟悉,当机立断就将这枚花钱购入。上手之后,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是品为传世钱,包浆熟美温润,品相绝佳。实在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该版花钱青铜材质,面文宜尔子孙,四字作楷体,颇有颜真卿之风。地张饰水波纹,轮郭狭窄,内郭带四决。背饰花卉四种,但从主杆来看似乎是一个枝头上开着四种花卉,也许有连理枝的含义。对于所饰花卉种类,上方是牡丹花,下方为菊花,左侧为萱花,右侧花卉或石榴花或水仙花,按传统纹饰的组合,石榴与萱草属“宜尔子孙”题材,石榴花的可能较大。背面轮郭与正面风格一致。

马远《水图》局部

钱文“宜尔子孙”语出《诗经·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译文:蝈蝈绿翅振,聚来鸣好音,你的众子孙,多得连成群。蝈蝈绿翅振,轰轰唱好音,你的众子孙,延绵万年长。蝈蝈绿翅振,相聚共纷纷,你的众子孙,和睦心欢畅。

正面地张的水波纹也有说法。水波纹的出现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是元符二年的白沙宋墓,墓室壁画屏风上绘有水波纹,这种纹饰在磁州窑、吉州窑瓷器上都很流行。最著名的水波纹当属南宋马远所绘《水图》,水波纹之所以流行,也有它的吉祥含义。宋代邵雍《梦林玄解》载:江海波涛为财富之薮。《梦林玄解》载:梦水流汪洋。主新婚之喜,名利来,争斗消,寿命长。梦见流水有波,听流水有声。主讼解、争消,疑释,病愈。由此可见水波纹除了代表财富名利、延年益寿外,还能寓意好的姻缘,消除病痛、争讼等。完全符合我国古代纹饰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征。

金代海舶纹菱花镜·嘉德春拍

背面图案牡丹花寓意富贵,菊花寓意吉祥长寿,萱草在古代为忘忧草,嵇康《养生论》: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古代孕妇常佩萱花以为易得男孩,所以萱草又叫宜男草。右侧应是石榴,石榴寓意多子多孙。也不排除是水仙,传说水仙花是尧帝女儿娥皇、女英的化身。她们同嫁给舜,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驾崩,娥皇与女英双双殉情于湘江,*魄化为江边水仙。水仙的传说也符合这枚花钱的意境。这些纹饰多数在宋代瓷器和铜镜上时常可见,牡丹花在吉州窑中很流行,这种小菊纹在宋代影青粉盒和铜镜上可见,宋代菊纹铜镜还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宋代影青瓷中也有萱草题材,但这类瓷碗釉水和工艺都显得比较粗糙,应是南宋之物。至于石榴和水仙花在中古时期似乎不是十分常见,偶尔在影青瓷或北方青铜饰上可见。

通过分析钱文与图案,可见这枚吉语花钱颇有作为新婚之喜惠赠,甚至赏赐的意味。婚庆题材是古代花钱的重要版块,从汉代至民国都很盛行,甚至至今婚俗中还有用钱币撒帐的习惯。

洪武二十二年云龙纹镜·嘉德春拍

我国古代是以铜本位制为主的货币体系,封建社会十分重视对铜材的管控和铸币权的垄断。为此,我国古代铜器并不常见,私铸货币更是法律不容许的事。除晚清民国社会体制与世界格局发生改变,民间铸造的花钱比较常见外,在此之前,绝大部分花钱都出自官方,制作工艺普遍优于行用钱。单从工艺上也能看出不是民间所为。尤其清代钱局区分清晰,资料丰富,各局铸造的花钱也很容易区分。

对于这枚花钱的断代,可从材质上入手。青铜铸币通常出现在明代中期之前,其轮郭狭窄最晚不会迟于明初。有钱谱将其断代为明代,但其地张所饰水波纹是宋元时期特别流行的纹饰,尤其金元时期花钱和铜镜,宋代绘画上广泛出现水波纹。有明确纪年最迟的水波纹铜镜是洪武二十二年云龙纹铜镜,典型官铸品,但洪武云龙纹镜水波纹线条感已不及宋元时期水波纹流畅,洪武云龙纹镜水波纹似乎更重视阳线。此外,明代继承金元时期的双鱼镜也取消了地张上的水波纹,可见水波纹在明代早期就已不及宋元时期流行。

大元通宝

亦有泉友将其定为宋代,也很难说得通。比如它的材质明显与宋代大花钱有异,虽然穿郭有四决是宋代常见风貌,但四决穿除了宋、辽,金、元、明都有继承,外郭也不具备宋代花钱的典型特征。此外,水波纹花钱或铜镜多为金、元所铸,金代不论是花钱还是铜镜上的水波纹都极为细致,特征鲜明,而具备典型宋风的水波纹铜器并不多,虽然宋、金、元时间上存在交接,但器物特征还是有明显的差异。

元代水波纹铜镜或水波纹花钱更符合该品宜尔子孙花钱的整体风貌。比如有款大德元年观音镜,观音脚下就是水波纹,水波纹明显不及金代细致,又有明确的纪年文字,可以说是断代的标准器。加上该版宜尔子孙花钱形制、材质、包浆极似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更能断定为元铸。此外,元初盛行颜体书法。虞集《道园学古录》载:至元初,士大夫多学颜书,虽刻鹄不成,尚可类鹜。而宋末知张之谬者,乃多尚欧阳率更书,纤弱仅如编苇,亦气运使然耶!自吴兴赵公出,学书者始知以晋名书。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书风才逐渐发生改变。而该版宜尔子孙花钱钱文书法颜氏风格甚重,可见也符合元代早期特征。另,清初山东莱阳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也收录有该版花钱,从排版位置看作者似也将其断代为宋元所铸。

宜尔子孙挂花钱·嘉德20周年古钱专场

陆续整理该品种花钱信息有近十枚,比较特殊的有:一枚带莲叶形挂者(钱体上方亦有穿孔)、一枚上方没有圆形穿孔者、一枚宜字带点者。其余多枚形制完全雷同。细节特征可以判断这类花钱多为同母所铸,但版模上有所区别,比如正面穿郭左上角的水波纹有些版模是有缺损的,或为后期所铸的特征。上方带莲叶形挂的宜尔子孙花钱形制特征上分析也是与该版宜尔子孙花钱同时期的铸品,它的钱体上方亦有穿孔,可以判定该版母钱就有穿孔。那枚上方没有穿孔的宜尔子孙花钱,正面穿孔位置水波纹不甚清晰,背面穿口位置似有凹痕,极可能是铸造上出现的问题,没有将孔洞铸好。而宜字带点者,笔势拘谨,整体很不协调,可以肯定是好事者在修补圆形穿孔后以为宜字还缺一点,又画蛇添足添加的。

大德元年观音镜(拓片)

此外,还发现有一版布局松散,文字图案粗劣的宜尔子孙花钱。有铜、铅两种材质,该版水波纹作阳线,线条潦草,有些上方也有圆形穿孔,穿孔十分规整,机械钻痕明显。铜质者铜材颇为红润,应是近代日本仿铸品。之所以纹饰会那么粗糙,很可能是参考的一些旧版钱谱上的手绘图案,或是随意仿铸之品。而新仿宜尔子孙花钱,因为品种少见,仿品也不多,仿铸到位的,目前还没遇到。新仿品普遍粗制滥造,见过一枚用真品翻铸的仿品,表面比较毛糙,水波纹不够连贯,上方圆孔也没铸造到位,又是*铜材质,不难区分。

精彩回顾

要想收藏玩的6,也得考虑

新朝王莽的“造币公司”啥样子?

收藏雅趣:谈故纸

责任编辑:张佳奇

内容审核:宋元方

图片整理:李兮

投稿邮箱:Royal

foxmail.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宜尔子孙花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