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渡云羹rdquo猕猴
TUhjnbcbe - 2021/3/3 16:17:00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http://pf.39.net/xwdt/171020/5777821.html

解诗梵,西安人

供职于省美协创作评论部,设计艺术学硕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省美协会员、陕西楹联学会会员、陕西长安古琴研究院理事。现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王孟奇工作室。近年数万文字、百余幅画作发表于各报刊,以轻松、趣味的文字与画风传播豁达、幽默、静观的生活态度。出版有长篇小说、漫画绘本、诗文绘画集、诗词楹联创作手册等。  

无事闲翻林可山《山家清供》,见一道“梅花汤饼”:梅花洗净切末,檀香煎汁,和梅花末、面粉混匀作馄饨皮状,以梅花形模子于皮上凿取薄片,入鸡汤中煮熟,和汤盛碗。宋人的食不厌精在林可山这里可见一斑,就凭这道菜,我都愿意信他是林和靖的七世孙。吃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吃饱、吃好与吃得心满意足,却大不相同。期待值高且花了心思了饭食,吃起来自是比草草了事的果腹之物受用得多。

读《山家清供》一来意淫解馋,二来也学到些精致的淘气。家里炖鸡时,兴致上来我便做自己发明的私房汤水来吃。此汤水要有好香菇和好腊肉方可。相较南方人,陕西食风粗放,但秦山物产却并不输江南,香菇与腊肉,陕南的就好。陕南田间多大棚,棚中菌袋林立,菌头小而肥润,且形状规整,切片最像如意祥云。

腊肉古称束脩,学生用它敬师,可充学费,足见其贵。今夏在宁陕旬阳坝老镇见有人家当街晾腊肉,一排铿锵赫然,肥瘦分明。垂涎之余不禁伸手触碰,却遭老妪隔窗一吼:“肉不卖!”为之一惊。不卖便不卖吧,自制也容易。入冬家里恰得上好五花肉两块,拿整袋盐、大把花椒放入铁锅炒香,晾凉后遍抹肉身,一头穿截麻绳,一杆子挑到在阳台外挂几天,吃时囫囵大煮,捞出可切得薄如蝉翼。

将“祥云”与“蝉翼”同倾入鸡汤中稍滚,出锅撒青蒜碎、芫荽末,其香荤醇。邀二三友来食,有人说这是“云片羹”,又有说“飘云羹”……我捧碗喝一口,碗中菇片纷纷若流云飞渡入口,我说“云片”“飘云”终究菇是菇你是你,“渡云”才是你渡菇菇饱你,喝干物我两忘。几人捧腹,讥我喝碗汤也当参禅,附庸风雅至此,也是够了。然这汤确实鲜美,配以好名字才不负美味。

想来颜值高、名字好的食物似乎总让人觉得味道好些。小时候,家里常吃三鲜煮馍,我总是拣出其中*花菜,以为味如草绳。后来初到陕南,见山中有六瓣花火红如焰,误以为野百合,当地友人向我“科普”,说此花虽与百合酷似,但叶片由根部合抱而生,百合叶是在茎上间隔而生,此乃萱草,也称忘忧草,其花蕾便是日常俗称的“*花菜”。我心下一时电光火石,从此再遇盘中*花,细嚼之,竟真吃出一缕芳香。世间以貌取人者甚众,不知像我以名取菜的多否。

无论什么美食,常吃也有厌倦的时候,令人惦记的往往是总也吃不上的那一味。记得年时与三五友人闲游至辋川,一静谧处有板栗树茂然耸立,树下落果遍地,几人欣然弯腰捡拾,不觉累累满襟。猛抬头见一农家小院,柴扉上以红漆书“板栗炖土鸡”,诸友大喜,同入尝鲜。不多时农妇捧来一铁锅,开盖浓香四溢,汤*肉烂,吃罢唇齿留香。翌年聊起那锅鸡,无不怀念,专程驱车前往,只见彼处栗树森森,农家小院却聊斋般不知所踪,四下遍寻不得,憾然何如。近年但遇板栗炖鸡必点,然味道与当年所食终不可相提并论。

我属猴,对于猕猴桃的爱一直不减。猕猴桃此果盛产于周至,小时候曾有亲戚提来大袋,祖母教我挑软的用指甲从中掐一个痕,一掰为二,以汤匙挖食,一次总能吃掉五六只,刮净果肉的皮薄如蝉蜕,套叠似小碗。到了少女时代,学人喝花果茶,喜欢称猕猴桃为奇异果,绿茶冲入玻璃杯,投一片果干,温暖甘甜之余看那暗绿的小圆片沉浮间渐次青翠,正是发呆佳伴。近来友人中一逆天主妇赠我一罐手制猕猴桃酱,抹面包吃过一片后便遗忘在冰箱。偶有一次烧肉,试着挖了一勺入锅,不料味道甚是微妙,如此吃法,一瓶酱未久便见底了。

相形之下,果酱面包的滋味确显幼齿。不禁想起蒋竹山《虞美人?听雨》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一直是那雨,猕猴桃也还是猕猴桃,一样的东西,何等心境便解出何种滋味。年少时觉得纯粹的当甘甜和欢愉当然最好,时过境迁,云归雁去,近乎中年才刚刚晓得那咸中之甜正如苦中之乐,不可多得,其味更臻。

近来连日忙碌,心气烦躁,懒于外食又怕动手麻烦,有什么吃什么固然方便,只是入胃不走心,更谈不上满足。可巧那逆天主妇自种的香菇有了点收成,分享与我,不过十来颗,略显珍贵,郑重问度娘,看还有什么新鲜吃法,却搜出一则禅门公案。说是道元禅师于佛殿前见一老僧顶着*日头晒香菇,不由关切道:“老师父年岁已高,此事应交给其他僧人。”哪知老僧答:“他不是我。”道元再度相劝:“此时暑气正盛,不如歇息片刻再做。”老僧却说:“更待何时?”两句话说得道元禅师有所顿悟。可不是吗?该走的路程无人可替代,该尝的滋味必得亲口去尝,烦恼无济于事,唯有当下不可错过。撇开千头万绪做一锅“渡云汤”,还是碗捧在手里那温度和香气,让从容折返了一些。这回仿佛不是我渡香菇,倒像是香菇专门来渡我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渡云羹rdquo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