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上厕所要积极。
长时间的憋尿,会增加自身的感染风险,轻者导致尿道感染,重则可上行感染到膀胱,肾脏等,损伤肾脏功能,也增加膀胱癌的可能性。
42.打鼾可能是病。
打鼾主要是由于鼻腔的通气受到阻碍,这个通道变窄,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就形成大打鼾,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暂停,甚至有些人还会在睡梦中死亡。
43.通风最能去除甲醛。
一般我们的新房子做完装修,只需要给房子完全通风3个月后,甲醛浓度就能降低75%以上。
44.猪蹄中胶原蛋白并不能被人体吸收,口服胶原蛋白并没有美容效果。
吃进去的食物都成了氨基酸,还有没有胶原蛋白的作用就完全不清楚了。外涂也并没用,蛋白质分子是不能直接被皮肤吸收的。
45.仙人掌防辐射是假的。
仙人掌能在光照强烈的沙漠中生长,能够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破坏。但阳光与电脑屏幕或其他电器用品产生的辐射线是不同的概念。
46.孕妇的防辐射服作用有限。
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非电离辐射,其辐射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虽然防辐射服产品的面料确实可以防辐射,但是这些衣服一般的开口较大,抵挡电磁辐射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47.“滴水观音”有毒。
滴水观音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作为我们生活中的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也有毒。
48.吃荔枝会吃出酒驾。
荔枝糖分较高,经无氧呼吸后,会产生酒精。蛋黄派里也含有食用酒精。豆腐乳、藿香正气水、酒酿圆子、料酒、酒心糖、醉蟹、漱口水,这些都是含酒精的,开车的朋友要慎重选择哦。
49.三无指甲油就别用了。
一些三五产品的指甲油,其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还有可能添加了一些禁用的色素、荧光剂等。长期使用这些劣质的指甲油,可能会出现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50.美白牙膏没那么神奇。
经常喝咖啡、抽烟、嚼槟榔的人,美白牙膏的确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受到正确的刷牙姿势,刷牙时间等的限制,不可能刷几次就能白,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51.流鼻血仰头不靠谱。
以前我们常听说,仰头可以止流鼻血,其实仰头后,血液会被吞下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
52.何首乌有毒。
生首乌是有一定毒性的,医院用的都是毒性更小的炮制过的首乌,但自行购买就难以辨认了,所以不要轻易自行服用。
53.自己在家酿酒非常危险。
自酿酒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甲醇,工厂生产的葡萄酒,需配合其它微生物来降低毒性,但自酿酒却无法控制。可能你酿的酒,成了致病菌的培养基。
54.儿童食品纯属商家炒作。
所谓“儿童食品”其实只是在我们正常食用的食品上加些果蔬汁、维生素等,和减少盐和糖的含量,实际效果并不大。
55.解酒药只是个噱头。
市面上买的“解酒药”,只能说是具有保肝护肝功能的保健品。目前没有大型临床研究证明这些成分能有效解酒。
56.正常人没有“宿便”这个说法。直肠平时是空的,并不积存大便,除非你是便秘患者。
57.防龋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含氟牙膏。
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防龋齿最有效办法,可降低蛀牙发病率20%~40%。
58.加湿器里不要加精油。
很多卖加湿器的商家,都会送你精油,让你放在客厅或是卧室里面,然而那除了伤害你的肺并没有什么好处,都被鼻子吸进去了。
59.早晨的水龙头第1杯水别用。
上海市质监局在对水龙头抽查时发现,超过2/3的水龙头重金属析出量超标,第1杯最好不要用。接出来冲冲马桶一点儿不浪费。
60.房间里蒸醋并不能杀菌。
醋酸虽然确实有定杀菌的效果,但它要求的浓度比食醋要高。所以低浓度起不到杀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