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虚”
现今这个时代,很多医生,尤其是中医,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病人朋友开口就问“医生,我身体不好,吃点什么补一下呢?”甚至不用等医生的指示,马上就人参当归虫草燕窝吃起来了。
可是吃了一段时间,问题来了。吃了这么久的人参当归、虫草燕窝,不但“然并卵”。而且,还上火了!什么情况?简直是“醉了”!
那么,到底你虚不虚?要不要补?是不是虚不受补?要怎么补?
接下来,我将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虚。为什么会虚。什么是补。怎么补。
一、什么是虚?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所以,病,包括所谓的虚,原因在于“气血不和”。
那我们的“虚”症是怎么来得?如果是因为气血不和,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气血不和呢?
二、为什么会虚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精神压力不断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提高,以车代步,自身的血气运行不畅,尤易壅滞。人体代谢废物不断郁积,反过来阻滞人体血气运行,五脏六腑不得其养,体内“垃圾”、“浊毒”不断沉积增加,表现出来的“虚”症候群不断增加。
轻者表现为亚健康状态,重者出现“虚”、“病”。
下面具体讲下气血不和的几个原因:
营养过剩。中国人的基因与西方人不同,本应以谷类为主要营养来源,应以吃素(斋)为主,如《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五谷能够补养人体“五脏之真气”,也是最重要的养分来源。但是现在中国人往往摄入过多。大量食物在体内难以消化吸收,造成脾胃功能障碍,气机不利,气血不和。运动减少。运动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每日摄入过剩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没有消耗,反而形成肥胖、“三高”。这些体内过度堆积“垃圾”,阻碍气血运行的通道,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血不和”。环境污染,体内浊气增加。压力山大。很多百岁老人,他们长寿的共同点,除了饮食清淡,最重要就在于精神方面:恬淡虚无,淡泊名利。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作息时间紊乱,常熬夜,废早晨!熬夜则浊气不降,无晨则清阳不升。补益失当。经济水平改善,富人变多。妄自补益,加重浊毒。运动失常。极少运动和运动太过。不运动则不能强筋骨,和气血。运动太过则大汗伤津、耗气。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很少有人是单纯地虚。因为虚会导致实,实也会导致虚,虚和实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共存,即:虚实夹杂。
同样,顺带说一句,寒和热,同样也是相互夹杂的。寒热虚实夹杂,在目前的中国人中,太多见了。那些吃热就上火,吃凉就拉稀的人,没跑了。
三、什么是补
上面讲了这么多,大家也大概地明白了,什么是虚,又为什么会虚。接下来我们要讲到一个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那就是,什么是补,怎么补?
事实上,人秉父母精气所生,得天地之精华,人体本身就有气血生成的功能。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不和,导致气血自我生成地通路上出现了障碍。
那么,调和气血,祛除影响其自身生血生成的障碍,就是真正的“补”。
(为什么虚不受补?)
就好像中医所说,胃以通降为补。
为什么呢?像现代人吃这么多垃圾食品,妨碍胃的消化吸收,只有把这些垃圾降下去,通出去。才能恢复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胃重新能够吸收饮食中养分,不就是补了吗?
否则,胃本来就不通,你再吃那些滋腻的补药进去,不通加不通,大大地不通!
“虚不受补”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所以我们要说,补气防壅,滋阴防腻,补气补血之药以甘温味厚、滋腻药物为主。
在气血不足时,本身存在气血运行无力,气机升降出入功能减弱,大量进补以后,中焦堵塞,气机壅滞后,气血反而更加不得调畅。
毛主席曾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实深得我心。一间房子要装修,一定要把房子里面的脏东西烂家具先清理,再往里面搬好家具、新家具。这样的屋子,才会焕然一新。
四、怎么补?
饮食有度:食,很重要。“食”对于调养身体亚健康意义非凡:一些不起眼的五谷杂粮,能够降血脂、刮脂肪、利肠胃等,五谷杂粮,什么都吃点,好处多多。暴饮暴食能引起肥胖、胃病、肠道疾病等,是身体亚健康一个比较重要的起因。拒绝暴饮暴食,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肠胃各机能也能正常运转,营养均衡,让我们离亚健康也就远了一步;工作上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我们都知道,长期的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疲劳积累、情绪暴躁以及思维能力下降;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心理健康: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适当合理地锻炼;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调和气血,恢复自身气血生成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吃啥补啥”的境界。
具体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上,有以下两点(不懂医学的各位可以求助于中医师):
祛除病理产物通过降浊、化瘀、祛痰、清热、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把体内痰湿、瘀血、郁热、热毒等影响气血运行的病理产物排出到体外。
恢复各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如恢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肺主宣降、肝主疏泄(左升右降),心火下行、肾水上济(心肾相交)等生理功能,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
病理产物祛除后,用药加速自身气血生成的功能得到恢复。(这才是补)
(祛除病理产物和恢复各脏腑气机常常一起进行。)
1.何为虚?
血气不和为疾病产生的根源,也是虚的原因,治虚要调和血气。
2.为何虚?
虚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太补”。
3.何为补?
中医的补并不是单纯补其不足,而是促使其自身气血生成能力的恢复。
4.如何补?
祛除病理产物;
调和气血,恢复各脏腑气机升降出入;
适当加入补益药,恢复脏腑气血运行正常,促进机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