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花中国母亲花
TUhjnbcbe - 2023/12/31 17:33:00

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全世界约定俗成的节日——母亲节。

这个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节日,几经辗转,来到中国,一下子就被大家接受,成为中西文化结合最完美的一个节日。

中国自古就提倡孝道,感恩父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寄托母爱的花卉,但不是康乃馨,而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花。

萱草,俗称*花、*花菜、金针、金针花、金针菜、宜男草等。萱草花形似百合,橘红色或*红色,无香气。花未全开时可采做菜食用,根可入药,其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若开花则供观赏。

《博物志》注:“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对萱草花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北堂借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北堂树萱”寓意可以令人忘忧,引申为母子之情。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避讳,尊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以“椿萱并茂”寓意父母健康长寿。

给老母的祝寿联语有:“萱草挺秀辉南极,梅萼舒芳绕北堂”;“蟠桃子结三千岁,萱草花开八百春。”文辞优美,意境高雅。

京剧《锁麟囊》中唱词:“见胡婆好一似空山闻籁,你可曾见我夫与我萱台?”

“我夫与我萱台”就是我丈夫和我母亲。

在中国文化意象里,美丽大方、端庄雅致的萱草花就成了母亲和孝亲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来品赏几首表达母爱的古诗,感受一下浓浓的中国风的母亲情结吧。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母爱如风,温暖和煦,在物质和精神上无私的付出,而兄弟们呢,年幼稚嫩,性情顽劣。既是对自己的自责,也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风不以棘之有刺而绕行,母爱不因子不才而嫌弃。这就是母爱的包容、伟大。

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母亲终日操劳,而自己毫无建树。失去双亲,悲痛欲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沉痛之情,充溢字里行间。

孟郊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有没有一下子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世人只知《游子吟》,却不知他的《游子》诗同样感人涕零。萱草长满台阶,出游的儿子行走天涯。母亲靠在门前,却不见儿子回来。

聂夷中游子行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一样的游子远行,一样的草舍高堂,一样的依依不舍,一样的殷殷牵挂。

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芳晨临上月,幽赏狎中园。

有蝶堪成梦,无羊可触藩。

忘怀南涧藻,蠲思北堂萱。

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即使名噪一时的大才子,离家远行,萦绕心头的依然是对母亲挥之不去的思念。

叶梦得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其二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

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

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

若只如第一句描述的那样,也真算得天伦之乐了:家里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也有孩子们在母亲的怀里共享天伦之乐。母在,根在;母不在,何处安放漂泊的灵*?

王冕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在今天通讯、交通发达的年代,多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让这样的遗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王冕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萱草生在老母亲的高堂前,颜色鲜艳而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常常以酒浇愁,以慰思母之情。作为子女不管你富贵与贫贱,要有一颗孝顺父母的心。一场寒霜过后,江水空濛,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想起家中老母,心中无比伤痛。

王冕偶书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唐寅椿萱图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不同的年代,一样的心事。诗画皆为表达对双亲的感恩和祝福。功名富贵,皆如过眼云烟,只有父母健康常在,才是儿女最大的心愿!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花中国母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