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齐齐哈尔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较大。但是,由于受到栽培技术相对滞后、病虫为害严重等因素制约,造成产量不高,产品商品性差,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求,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因此,提高其种植效益、商品品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户的收益,还能有效地调整种植业结构。
一、种子选择
1、品种选择。根据用途选择栽培品种。
2、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3、种子精选。播前4~5天对种子精选,剔除杂粒、瘪粒、病虫粒和小粒,选择饱满均匀的籽粒,然后晒种2~3天,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又能起到杀菌作用。
二、选地、选茬与整地
1、选地。向日葵抗旱耐盐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酸碱度在5.5—8.5之间,重黏土到轻沙质土壤都可以种植。为了高产,应选择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
2、选茬。优先选择小麦、玉米、马铃薯及水稻茬,轮作年限5~7年。切忌重、迎茬。
3、整地。可选择下列四种方法中的一种:
(1)秋翻起垄。耕深20~30cm,达到无漏耕、无坷垃,及时加施农家肥或绿肥起垄,耕后及时镇压,垄距65~70cm。
(2)秋翻春起垄。在秋翻的基础上,早春化冻14cm时及时耙耢、起垄镇压,严防跑墒。
(3)深松起垄。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并及时镇压。
(4)旋耕起垄。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玉米、谷糜茬。于早春化冻14cm以上时进行旋耕后起垄,要及时镇压。
三、施肥
结合整地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2~3m3/亩。磷酸二铵8~10kg/亩,硫酸钾4~5kg/亩。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钾肥提倡配合使用有机钾或生物钾。在向日葵现蕾期追尿素7~10kg/亩,杜绝用硝态氮,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四、播种
1、播种期。当土层5cm温度连续3~5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我市北部适宜播期为5月10~15日,南部地区为5月5~10日。
2、播种方式。播种前最好将种子浸泡6小时,有利于种子提早发芽,出苗。如果地下害虫或霜霉病危害较重,可进行药剂拌种。可采取人工刨埯点籽或垄上机械精量点(穴)播。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要座水,土壤含水量高于22%时直接播种。
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6~7cm,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达到4~5cm。
4、播种密度。行株距65×70~75cm,食用品种保苗~株/亩,油用品种密度较大,保苗~株/亩。
5、播种量
(1)人工点播。每埯播3~4粒种子。
(2)机械播种。播种量0.8~1kg/亩。
五、田间管理
1、间苗。出苗后一对真叶时立即疏苗,长出两对真叶时定苗,每埯留一株壮苗。
2、中耕除草。必须做到三铲三趟。第一次中耕宜早,当幼苗两对真叶时即可进行,有条件的地块要实行垄沟深松。头遍铲趟结束后,每隔10天左右铲趟一次,并及时拿大草。
3、追肥。在向日葵现蕾至开花期追施速效性化肥,能降低葵盘中秕粒和空粒的比例,提高千粒重。追肥的方法主要是穴施,距离向日葵基部5—10cm,施后即覆土,减少化肥挥发。或者采取叶面喷施0.1%尿素溶液,能够明显提高增产效果。
4、灌溉。向日葵属比较耐旱的作物。一般苗期不需浇水,适当推迟头水灌溉时间,向日葵现蕾期之前浇头水,开花期浇二水,灌浆期浇三水,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三次即可。后期浇水应注意防风,以免倒伏。另外,若遇连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应酌情少浇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特别注意葵花开花以后不可缺水,做到“见干见湿”的原则。
5、打杈。向日葵叶腋处长出的小杈和花盘旁边的无效小花盘要及时打掉。
6、人工授粉。用质地柔软的纱布、棉花或海绵做成的粉扑,在上午露水干后,依次轻轻碰拍花盘。也可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每公顷放蜂15箱。
7、病虫害防治
(1)防治褐斑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宁南霉素(菌克*克)~ml/亩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g/亩,兑水叶面喷雾防治。
(2)防治菌核病。可采取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并配合化学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喷雾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
(3)防治向日葵螟。一是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一般在向日葵螟成虫盛期第一次放蜂,隔3~4天第二次放蜂,放蜂量0~00头/亩。二是喷施BT乳剂倍液,每株花盘喷洒40~50ml。三是在8月上旬幼虫期药剂防治,可选用50%氟啶脲乳油25~30ml/亩或用2.5%溴氰菊酯倍,喷雾防治,隔5—7天再喷1次效果较好。
六、收获
在向日葵成熟率达到90%以上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并要保证不要与有病、有*物质接触,确保产品质量卫生。
七、包装与贮存
净度达到95%,水分低于12%时即可包装。要贮存在通风、干燥和卫生良好的仓库中,谨防捂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