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南记五感谢,我们 [复制链接]

1#

“艾巴尼,都是我的错,没能守护好生命之植物,帮助你恢复生命。看来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好吧,兄弟,你就在那里等着我,终有一天,我也会同你一样,离开这个世界。到那时,我们就又可以在一起。”YAO跪倒在地上,用那种内疚后恢复平静的语气,说出了吉尔伽美什的最后一句台词。

前期准备:剧本编写,道具服装制备,演员表的制作

戏剧《太阳神之子——吉尔伽美什》

这是五六年级期末展示的戏剧表演《太阳神之子——吉尔伽美什》。到此,这学期也算结束了。这是我完整做五六年级主班的第一个学期。这学期的经历,如同这部由古巴比伦神话改编的戏剧一样,完整的剧情,丰富的场景,时不时的冲突,还有偶尔的掉链子,但不论怎样,这是他们的故事,他们自己编写并表演出的属于自己的故事。

当然,他们一如既往的不完美,也给了我以及他们自己更多的成长空间。也正是他们的这些不完美,让他们身上偶尔的闪光点显得格外突出。接下来,就来回顾下这学期的一些花絮。

陕西地理

地理是本学期最后一个版块,这学期,我们主要讲授了陕西地理。

什么是地理?为何要学习地理呢?对于第二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理解。再确切些说,就是了解不同的文化,进而让自己更理解异己的文化。这也就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部分答案,文化,这是地理学习的一部分,也就是人文地理。与之对应的另一个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自然地理。根据这两个内容,我们的地理板块就有了思路。

最初的一周,我们先学习陕西的地形地貌。通过徒手绘画陕西的地形地貌图,以及湿水彩画等艺术方式,来大致了解陕西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以及陕西有名的自然风景,比如:太白山,华山,骊山等。

为了让他们对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体验。我们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制作了一幅陕西地形图的沙盘。

第一版陕西地图:用细沙制作的地图沙盘

第二版陕西地图:为了能让沙盘长期保留,大家想到,给沙盘再铺上一层土,并种上苔藓(苔藓也是我们在植物板块中学到的)。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在给陕北地区铺种苔藓时,有些疑虑,实际上这个地区应该是*土高原以及部分的沙漠区,但苔藓是绿的,没办法表达这个地区。没想到,有孩子竟然说:我们这是森林版的陕西地图,让陕西瞬间成为森林省份

俯览三秦

当地形地貌的学习结束后,我们打算讲陕西的水文特征。但正在这时,恰好西安遇到了大雾霾,这也是我们在西安第一次因雾霾放假。雾霾持续了三天,周四才开课。于是,改变了计划,带着孩子们一起先看了《穹顶之下》,这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之所以推荐这部片子,不仅在于它客观的讲述了什么是雾霾?它从哪儿来?更重要的是,它在片尾讲述了面对雾霾,作为普通的人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改变。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在面问题时,不仅能指,而且能做出自己的行动,去积极改变这个世界。之后,对于雾霾,我们大家也做了一些思考和讨论。

接着的一周,我们开始了人文地理的学习。这也是地理学习的精华部分。而此时,只剩两周的学习时间。

华德福教育,比较注重真实的体验。所学的东西,通常都是会结合实际情况的体验来进行的。因此,最后的两周安排,我打算组织孩子们自己先做一份陕西的地理攻略,如果做的比较到位,我们将安排一次游学来实践自己的攻略。这也是为了下学期更远的游学,做一次锻炼。

我们先针对陕北和关中地区,每人选一个市区,做出它的人文地理报告,包括:该地方的历史,艺术以及生活特点。然后,进行分享,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报告讲述给大家。

在经过一周的学习和讨论后,我们确定了渭南的韩城以及陕北的延安,作为游学的备选目的地。最后一天,我们每人还做了一份游学的预算表,包括交通,住宿的选择,以及餐饮费用等。应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完整独立制作的的游学攻略。

之后,大家又做了对比分析。孩子们很客观的从消费情况,人文历史兴趣度,以及时间等方面做了考量。最终确定了此次游学目的地——韩城。

于是,我们打算元旦后,前往韩城游学。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发生的并没那么顺利。一些原因,致使我们班的孩子,只有三个能够参加此次游学。而游学的地点也因雾霾的原因,被迫调整到了陕北的延安。也是一次别样的体验了。在这里必须要感谢为游学的前期准备做出很多工作的YAO和QI,是他们的认真态度,让此次游学成为了可能。当然,这次的前期准备,每位孩子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此也表示感谢。

接下来,就有了在延安的四天游学。

出发的第一天。西安,雾霾,全市又停课

购票与等候。照顾好自己,互相帮助

在路上。分享了每个人带来的食物,课堂中的*土高原也历历在目

抵达与入住。这次没有住帐篷,也没有选青旅。因为如家的拼床,更实惠些

第二天:宝塔山,延安大学,杨家岭

第三天:清凉山,延安革命纪念馆,还有一次大聚餐。这是在延安呆的最后一晚。夜晚,在回旅舍的路上,我们穿过了一个地下通道。延安市区的地下道并没有西安的热闹。地下通道的一端,有一位盲人在那里弹琴卖艺。我走得快,在队伍前,起初并没在意。走了一会儿,回头张望孩子们时,看到了HAI正掏钱,向卖艺者面前的缸子中递去。随后,别的孩子也默默摸了口袋,递上些零钱。要知道,他们这几天的伙食都采用的是极省模式,一个菜夹饼能够吃上半天。这一幕,也让人不由想起上学期的本地地理游学,那是在南门地下通道里,卖艺的我们第四天,收拾了东西,买了些纪念品。临走前,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和旅馆旁那家小餐馆的老板和老板娘一起合个影,那是我们在延安吃得最多次的餐馆,店铺不大,但老板们的热情却时时包裹着我们。回来的车上,我问道孩子们:陕北的人有啥特点?他们只说了一个词:热情

植物

另一个想提的,是植物版块,在此就借用些日记来记录下流光碎影。

.11.14晴植物

今天开始植物板块的学习,我首先用的是一首周华健的《忘忧草》带入,同时介绍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被称为“21世纪最抚慰人心的歌曲”,其实是同人类的几场灾难有关系的。另外,《诗经》中的《国风.卫风.伯兮》也是一首关于忘忧草的诗歌(这学期,《诗经》中所有植物类的诗歌,都是五六年级的学习内容),而在《伯兮》中的忘忧草被称为谖草。忘忧草,当他们去查证之后,才知道,它其实是我们常见的*花菜。

另外,在分享过诗歌后,我还同他们分享了当时我在汶川大地震后一年,去震区什邡,拍下的一组照片,其中也包括几张瓦砾下的植物照片。之后,同孩子们一起探讨:什么是植物?

自然笔记的练习

.11.16多云大地

大地是树木生长所需养分的地方。

这天的主课,我们就一同将自己装扮成了大地。在学校院子后面的树林里,我们都躺在地上,然后在身上放满树叶,之后望着天空,观察头顶的植物——几棵高大杨树在风中摆动,叶片随之飘落。我们一躺下,就是很久,大家都十分认真地注视着,天空形成的景象。刚提出这样的建议时,记得大伙都一脸疑惑,不太愿意。而最后,孩子都觉得在树叶中睡觉特别舒服,十分暖和,甚至都不愿从树叶下钻出来了。

随后,我们又一起挖其了些泥土,去品尝泥土。注意!是去品尝泥土,那滋味很特别。我问到:“好吃吗?”

大家摇头,然后我接着问:“那你们觉得树木对泥土的反应如何呢?”

“那一定感觉会很美味吧!”一些孩子迫不及待的回答。

“那大家再看看,这儿除了树的食物外,还有什么呢?”我环顾了下四周,又问了个问题。

“还有许多垃圾!树木应当也不喜欢我们的食物吧!”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话音刚落,就有孩子开始找来了个大塑料袋,来收集垃圾了。

树叶被下的他们都一动不动的

绘画与捡垃圾。垃圾中,我们捡到了一双男式皮鞋,和一只女士皮鞋。刚开始,我提议,用捡到的破皮鞋,拿回去种点植物。SEN就说他要那双男式的。后来回到学校,SEN就跑来找我,说他想了半天,觉得那双男式的皮鞋,他家里应该没有人能够穿上,能否跟我换那只女士的单只,他还是打算拿回去种植物,呵

.11.21阴间小雨菌

植物板块的课程,基本先做真实体验,去野外寻找真实的植物,观察,记录。随后,再收集资料,总结,讨论,形成自己的知识。

本以为,天气冷了,可能植物课不那么好上。从菌类开始,担心过能否在学校找到真正的菌类。没想到,孩子们的观察力都很强,大家不仅找到了最为普遍的树舌类的菌,还找到了鸡腿菇(毛头*伞),木耳,以及从蘑菇蛋中生长出的竹荪。后来,我们查了下,才知道鸡腿菇以及竹荪可都是珍稀菌类。而学校的鸡腿菇,可同市场卖的不一样,以前,大家见到时还以为是有*的蘑菇。而这次可都记住了它。

孩子们还提议要将那个蘑菇蛋(竹荪)放在班级中培养出来。后来,长出的形状确实有些稀奇,只是教室的环境不太适合,所以还是放回了它原本的生活环境——竹林。

上排:鸡腿菇(毛头*伞),木耳;下排:树舌;中间:蘑菇蛋中长出的竹荪

.11.22小雪

小雪节气这天,真的下起了雪,不过是大雪。

我想,每个孩子天性都是一样的,在见到雪之后,都会兴奋不已,因为我小时候就这样。早晨的锻炼,变成了一场不知疲倦的雪仗。

而主课时,在分享完大家搜集的菌类资料后,我们便来到户外,打算用雪来做一个蘑菇。大伙不知疲倦,也完全感觉不到冷,在那里堆雪,打造,修善。最重要的是,雪蘑菇做的还真的很像。

雪蘑菇

.11.23

之后的课程进度,并不快。主要是真实的体验为先,然后讨论,分享,思考以及工作。我们还讲了地衣,苔藓以及蕨类。因为,所处环境的局限,实际上地衣同苔藓,在学校中所能看到的品种,屈指可数。而蕨类,更是没有。

因此,我们利用了一个周五的上午,组织了孩子们进行植物考察——上秦岭去寻找所学过的植物类型(菌类,地衣,苔藓以及蕨类)。而此次秦岭山的“植物考察”,我们也的确收获不少。尤其是蕨类,当孩子们在山顶发现它时,都异常兴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种被称为植物界化石的植物,它叶片后独特的孢子,是它最为明显的标记。当然,还有它精致的叶轮形状。

各式各样的苔藓和地衣,还有植物“考察队”

为数不多的菌类和带有孢子的蕨类

最后,再分享一下孩子们的部分自然笔记:

花之君子,同梅之傲骨,同兰之艳丽。存于风雪,隐于荣誉。震天,而撼地

菊花

黑黑的夜晚/你好似黑夜里的一颗金子/在那里闪闪发光/你的光/在夜晚的威风中飘动/你在黑夜能给迷失方向的人/找到一条他的路

绿萝

万盆种绿萝/枝繁叶又密/尖角绿儿叶/细长乱枝杆/不求厚土金盆/只求安水平碌

其实它很美

其实它并不完美

其实它只是看着会美

其实它真的很美

其实它在于

你的美

感谢的我们班

感谢,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