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发现黄花菜五大产地没有桂阳,但桂 [复制链接]

1#

*花菜是一种古老作物,被国人食用千年以上。如今中国的五大*花菜产地分别是湖南邵东、祁东,陕西大荔,河南淮阳,甘肃庆阳。湖南桂阳虽然不在上述产地名录之列,但桂阳的*花菜种植历史悠久,官府、民间都十分推崇,寄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花菜的人聪明。”——纪晓岚

清乾隆年间桂阳州同孟攀云在其《蓉城杂咏》中写道:“对此忘忧草,常存欢喜心。酒觞多快饮,诗卷自长吟。”充分表达了对*花菜的钟爱。他把州衙的隙地开垦出来全都种上了*花菜。后来,太平*进犯桂阳,“*堂”毁于战火,知州吴嗣仲于同治六年按原来面貌重建了*堂,并命名为“复见堂”,意思是“萱草难忘,*堂复见”。请大文豪王闿运作《复见堂记》,王闿运在《复见堂记》中忠实地记录了“红巾越峤,*堂暂倾”这一史实。

*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桂阳北乡人叫金针,南乡人叫*花菜,并用“*花菜都凉了”这句俗语表示“晚了”,或过时了,足以说明桂阳与*花菜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据《桂阳县志》载:年,全县达余亩,产量近在多吨,主要产区为莲塘、泗洲、欧阳海等地。据《祁东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永州地方官员开始将祁阳*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而祁阳临近桂阳北乡,因而当时很大一部分*花菜就来自桂阳北乡的莲塘、沙溪(现欧阳海乡)一带。

桂阳*花菜主要为荆州花,以个小肉肥,嫩脆清香著名。*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但鲜*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花菜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都有药效作用。*花菜根,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洗净切片晒干。因其性味甘、平,形象鸡爪,故称鸡爪参,有养血平肝,利尿消肿功效。花有治头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关节肿痛的作用,近代中外学者对*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花菜称为“健脑菜”;我国《营养学报》曾评价*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因而*花菜的采摘及加工非常重要。*花菜采摘期,一般是从6月下旬开始到8月上旬结束,历时40多天。在采摘期每天采摘应在上午5—10时为宜。

桂阳农村*花菜的加工,一般是将*花菜放在盛有水的脸盆里,通过盆里的水来烫蒸,当温度达到70—75℃时,维持3—5分钟即熟。蒸制好的菜,花蕾上布满小水珠。由*绿转为淡*浅绿色,蓬松花堆下陷1/3—1/2;摸花身发软,竖起花柄稍弯曲;搓花蕾有响声,里生外熟;然后将烫好的花蕾放到阳光下晒干即可。因农村一般都是放在猪草潲中烫熟的,猪草中有大量的草本药物,烫出来的菜色泽金*、油性大,回潮性强,含糖多,味道美,商品性好。以洁净、鲜嫩、不蔫、不干、芯尚未开放,无杂物者质优。

如今桂阳农村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花菜费时费工,又卖不出好价钱,年轻人已经没人栽植*花菜了。但村边田埂上时常还能看见*花菜的身影,当是多年以前植下的苗子顽强生长到了今天。当年播种的人现在至少年过花甲,还是这批人,他们依旧在不计成本的采摘晾晒*花菜,与其是挣点收入,不如说是为了留住一种情怀。别了,*花菜!我们用这篇图文故事纪念她!

来源:视界桂阳

编辑:邓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