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适合瘫在家里的夏天,用一首诗来描述我的一天:
枯藤老树昏鸦,手机外卖沙发,空调wifi西瓜,淘宝微博在刷,夕阳西下……蚊子滚出我家!
▼
“在?吸个血。”
如果没有蚊子,这样的一天该有多么美好。
从古至今,蚊子都是人们在夏天最讨厌的生物(没有之一)。
古人没有蚊香和电蚊拍,他们有什么好办法阻止蚊子的入侵吗?且随我同去看看。
蚊叮之刑
被咬之后
蚊子,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难到什么程度?难到它可以作为一种刑罚。
孙方友在他的讽刺小说《蚊刑》中就提到:陈州蚊子甚*,贾知县以蚊刑惩罚偷售火艾者,将罪犯绑缚在船上送至河中央,一夜过后,犯人大多全身浮肿,一命呜呼。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死法大概是因为过敏。尽管「蚊刑」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蚊子给人们带来的皮肉之苦,与刑罚确也相去不远。
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更有替父喂蚊的故事。
图为清代王素绘制的《二十四孝书画》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恣蚊饱血」
东晋时期的吴猛家境贫寒,连蚊帐都买不起,他的父亲常常大半夜被蚊子侵扰睡不好觉。为了让他的父亲好好睡觉不受蚊子叮咬,他就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叮咬,即使蚊子在身上越聚越多也不驱赶。
物理防蚊法
「中国结界」:蚊帐
和防晒一样,防蚊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物理方法。
蚊帐,毫无疑问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
在年的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巴西寨卡病*肆虐,各国都采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来驱蚊,一时间烟雾缭绕,大家都熏得够呛。
只有中国队员反手掏出一个蚊帐,惊艳了世界,被西班牙某报纸戏称为「国家法宝」,得了个「中国结界」的诨名。
西班牙媒体《阿斯报》用「国家法宝」
来形容中国体操队的蚊帐
蚊帐的前身是春秋时期王公贵族才能用的的帷帐,到了秦汉时期,帷帐才逐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汉代时,帷帐种类已非常繁多,也有了高下之分。
汉代帷帐的种类与等级
曹操限制公主才能用帛帐,而在宋代,锦帐、绛帐都属皇家专用。
崇祯刻本《金瓶梅》的插图中更描绘了一种升级版蚊帐:碧纱橱——该家具设有腿足、地平、顶盖,四周壁门由画绢糊上,想来夏季身处其中,必将远离蚊虫侵扰,兼有凉风习习,可谓快哉!
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九十七回
「真夫妇明谐花烛」插图
供图/FOTOE
不过,虽然大家都讨厌蚊子,见到都是欲除之而后快,可历史上倒有个人喜欢得紧,还专门把蚊子放进蚊帐里。
这个人想必大家都认识,他就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
沈复曾在《浮生六记·童趣》里这样说道: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非但不讨厌蚊子,反而把它困在蚊帐里喷烟,还当仙鹤来观赏,这种清奇的脑回路,一般人可理解不来。
图为小沈复把蚊子想象成了仙鹤
绘画/肆叁壹
生物防蚊法
植物驱蚊
蚊帐虽有效,但人总不能一天到晚待在床上,即使如碧纱橱那样稍宽敞些,人的活动范围也有限。
要想走到哪儿都不受蚊子侵扰,还得借助自然界的力量。
古人将具有驱虫功能的药材,放入香囊佩在身上,蚊虫自然对你敬而远之。
图中四种植物从左至右依次为菖蒲、茅香、紫苏、薄荷
可制成香囊挂在身上或是悬于帐中防蚊
当然,古人对驱蚊植物绝对是物尽其用,除了制成香囊,还可以直接在家中种植。
在家种植如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凤仙花、七里香、夜来香等驱蚊植物,既能美化家居环境,又能将蚊虫逐出家门,你学会了吗?
另有一种常见的驱蚊方式,那就是熏香。现代的灭蚊片、电蚊香也大多是由它发展而来。
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就提到了燃烧艾草的方法,「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图为20世纪50年代除四害运动中用「烟海战术」灭蚊
供图/FOTOE
对付蚊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先来。
▼
“看我的祖传十字封印大法”
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本文取材于《中华遗产》
年八月刊
「蚊虫的千古斗争」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了解更多
「五台山」
撰文/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