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过去我这地里都种玉米,现在改种黄花了,可得好好打理呢,咱脱贫致富可就靠它了。”这几天,浑源县西留村乡车道口村农民乔建清每天都在黄花地里忙活,浇水、锄草、施肥……去年,在政策扶持下,老乔把家里的6亩地全种上了黄花,眼看着黄花苗一天天长大,老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黄花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振兴乡村的重大举措,全力打造脱贫致富“黄金产业”,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
小小黄花释放出了巨大的产业能量、价值能量和品牌能量,成为推动脱贫攻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
01做足特色文章:昔日黄花菜变身“农家宝”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又称“安神菜”、“忘忧草”,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清热等功效,与香菇、木耳和竹笋并称“中国干菜四大珍品”。
“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多年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黄花之乡’的美誉。”对自家黄花的种植历史,云州区黄花办主任安一平熟稔于心。
据安一平介绍,大同与湖南祁东、陕西大荔、甘肃庆阳并称全国四大黄花产区,而大同黄花拥有色泽金黄、角长肉厚、一花七蕊等独特上佳的品质,全国客商普遍公认优于其他产区,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其实,省政府很早就认识到大同黄花的发展潜力,年将云州区确定为黄花生产基地县。但与其他三大产区相比,大同黄花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安一平道出了其中缘由:“受水浇地少、采摘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前三年没收益、冰雹和病虫害等困扰,长期以来,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
年,云州区委、区政府将黄花产业确定为“一区一业”主导产业,强力推进。
一切围绕黄花产业发展,一切服务黄花产业发展。几年来,云州区打出“组合拳”,成立黄花办和黄花协会,先后出台各类扶持政策21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1亿元,开启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种黄花;给予农民每亩元补贴;黄花种到哪里,水力设施跟到哪里;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解决晾晒难题;为黄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实施“黄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植黄花热情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短短几年,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从年的2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6万亩,盛产期黄花达7万亩,产值达7亿元,形成1个2万亩、8个万亩片区和个专业村。
云州区还将黄花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投资多万元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吉家庄旅游小镇,形成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23个,成为全市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成功典范。
02采取超常举措:小黄花释放脱贫“大能量”
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每年7月盛夏时节,一片片金灿灿的黄花随风摇曳,忙碌采摘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晾晒场里满是一笼笼蒸馏出来的黄花菜,仿佛黄金镶出来一样……
“我们村这几年共种植黄花亩,目前全部进入盛产期,村民们靠种黄花脱了贫、致了富,有的村民还在市里买了车和房,这可都是小黄花的功劳啊!”说起这几年种植黄花脱贫致富的经历,云州区瓜园乡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感慨万千。
安一平说,进入盛产期的黄花,亩均收入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元以上,目前全区已经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黄花的目标。
按照“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合作社+产业”等模式,云州区鼓励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在合作社打工获取薪金、合作社分红获得股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
云州区峰峪乡徐家堡村农民徐尚禄通过“三变”,每年收入3万多元。目前,云州区共成立黄花专业合作社95家,共吸纳名贫困社员,种植黄花2.8万亩。今年,该区投入万元,对50个黄花扶贫合作社流转的2.2万亩土地进行补贴。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重点任务,采取超常举措,全力以赴把黄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使之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年,正值脱贫攻坚爬坡要劲的关键时刻,全市召开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在会上发出总动员令。
“全市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将大同黄花产业推向了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会上出台的10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为全市黄花产业做大做强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于天富说。
年,市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黄花加工龙头企业、黄花产业园建设、黄花种植补贴等。在此基础上,云州区投入4万元,建设配套喷灌2.7万亩、共享冷库38个;天镇、阳高、浑源、广灵等县区对新发展黄花每亩分别给予元、元或元的补助……
利好政策犹如一针强心剂刺激黄花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新增黄花种植面积6.3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今年,全市要新栽黄花3万亩,使全市黄花总面积达到26万亩。
记者在去年编制的《黄花产业-年发展规划》中看到,我市规划以云州、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六大片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到年全市黄花总面积力争达到30多万亩。
03叫响本土品牌:打造乡村振兴“大引擎”
在云州区兴农黄花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细心分拣黄花菜,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年,该公司投资万元上马了黄花深加工流水线和产品研发中心,精心研制出黄花咀嚼片、食用酱和黄花泡菜等道黄花菜品和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黄花宴”,深受市场青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强农、品牌兴农,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全力打造‘大同好粮’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大同黄花’就是一个核心子品牌。”于天富说。
近年来,全市共培育黄花龙头企业10多个,研制开发了不同系列的黄花产品:黄花菜品、冰鲜黄花、黄花系列饮料、黄花真空冷冻、黄花提纯、黄花洁颜面膜……一时间,黄花深加工和延伸产品纷纷面世。
创建大同黄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