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同黄花变身黄金产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起因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362460.html

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

“我们村这几年共种植*花亩,目前全部进入盛产期,村民们靠种*花脱了贫、致了富,有的村民还在市里买了车和房,这可都是小*花的功劳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瓜园村*花种植户李成说。

*花办专办“*花产业”

*花菜俗称“金针菜”,又称“忘忧草”,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清热等功效。“云州区种植*花已有多年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花之乡’的美誉。”对*花的种植历史,云州区*花办主任安一平熟稔于心。

*花办?——“就是*花‘保姆’啊。”安一平笑着说。

早在年,山西省将大同市云州区确定为*花生产基地县,但*花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

近年来,大同市把*花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振兴乡村的重大举措,云州区成立*花办和*花协会,先后出台各类扶持*策21项,开启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让小小的*花闯出致富好门路。

*花种到哪里、水力设施跟到哪里;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解决晾晒难题;为*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实施“*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植*花热情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短短几年,云州区*花种植面积从年的1.68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形成个“花农”村。

“花农”三变

安一平说,进入盛产期的*花,亩均收入可达万元。

按照“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合作社+产业”等模式,云州区鼓励“花农”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在合作社打工获取薪金、合作社分红获得股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云州区峰峪乡徐家堡村农民徐尚禄通过“三变”,每年收入3万多元。

目前,云州区共成立*花专业合作社95家,共吸纳名贫困社员。今年,该区投入万元,对50个*花扶贫合作社流转的2.2万亩土地进行补贴。

利好*策犹如一针强心剂刺激*花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大同市新增*花种植面积6.3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今年,将新栽*花3万亩,使全市*花总面积达到26万亩。

相关负责人说,大同将以云州、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六大片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花产业,到年全市*花总面积力争达到30万亩。

小*花“大引擎”

在云州区兴农*花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细心分拣*花菜,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年,该公司投资万元上马*花深加工流水线和产品研发中心,研制出*花咀嚼片、食用酱和*花泡菜等道“*花宴”,深受市场青睐。*花菜品、冰鲜*花、*花系列饮料、*花真空冷冻、*花提纯、*花洁颜面膜……*花深加工和延伸产品纷纷面世。

“大同*花”商标已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原产地保护认证,云州区已成为国家*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副产品百强区域品牌,“大同*花”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目前,大同市开始在*花加工销售、品牌创建和产业融合等关键环节发力,建立了*花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最近,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将进一步提高大同*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这个“*金产业”提档升级。

陈旭东/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吴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