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后的英国,食用油严重匮乏,因此,英国人就难得有油煎鱼加炸土豆。那时,有一位*府官员坐飞机视察了当时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坦噶尼喀,认为那是种花生最理想的地方。
皇家当局听到他的建议,便兴冲冲地投资万美元,要在那片非洲的灌木丛中开垦出万公顷的土地种花生。
可是哪里知道,当地的猴面包树等坚硬无比,大部分的开荒设备一碰就坏。花了很大功夫才开出了原计划十分之一的土地。英国人除掉了一种野草,后来才知道是能保持土壤养分的,失掉它就破坏了生态平衡。花生种子若稍迟种下,光秃秃的新土就被风刮走,或被烈日灼烤而丧失养分。
原计划在这片新垦地上一年要生产60万吨花生,可是到头来总共只收了吨。人们见势不妙,遂改种大豆、烟叶、棉花、向日葵等。可是在那“驯化”的非洲土地上,这些作物竟无一扎得下根,英国于年终止了此项计划,损失多万美元,或者说每粒花生米的成本达一美元。